网络暴力,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不可忽视的负能量,而近年来,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《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》和《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》。
最近,央视新闻也推出了《向网络暴力亮剑》系列微视频,则通过剖析多起网暴典型事件,倡导共建清朗网络。
今天咱们再从心理学的角度,来聊聊网络暴力的危害,以及如何应对网络暴力。
网络暴力有多可怕?
让我们先来回顾几个案例。湖南桑植一中学生符文迪在 2023 年的“高考百日誓师”大会上发表了一段激情洋溢的演讲,被现场的一名记者拍摄并上传至网络,迅速走红。
视频上网后,引来了大量对她讽刺挖苦的评论,有的人用难听的话嘲笑她的表情,还有的上升到了对她精神、人格层面的攻击。
幸运的是,符文迪并没有被来自网络的恶意击倒,如今的她已考入中国人民大学,用实力反击了伤人于无形的网暴之恶。无疑,在像潮水一样的网络暴力面前,符文迪是幸运的一个,但还有很多人就不那么幸运了。
还记得那位“粉头发女孩”郑灵华吗?2022 年 5 月,当她染着粉色头发,带着硕士录取通知书去看望病床上的爷爷,并将照片分享到社交平台上时,绝不会想到将引来怎样的灾难。
多个营销号盗用了郑灵华和爷爷的合照,包装成卖“专升本”课程的广告,迅速扩散。许多陌生人开始用侮辱性的语言攻击她的粉色头发,甚至有人拿这张合影造更低俗的谣言。郑灵华的朋友表示,她原本是一个积极乐观的女孩,但网暴让她逐渐变得沉默寡言。
2023 年 1 月,郑灵华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。她留下了一封遗书,罗列了内心创伤的原因,其中第一条就是网暴。遗书里还有一幅画,看上去像是一个孤单的小孩被困在牢笼中。从毕业照里她灿烂的笑容到这幅画,仅仅 6 个多月。
2023 年的 5 月,一位 6 岁的孩子在校园内因交通事故不幸离世,孩子的母亲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,她尝试通过网络的力量,寻求公众的支持。
但令人心痛的是,这位母亲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之外,还要面对网络上无休止的指责和非议。有人质疑她在如此悲痛时刻为何还能保持冷静,有人对她的外表评头论足,更有人讽刺她打扮得漂亮是为了出名等等。最终这位母亲在孩子去世几天后,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网络暴力无疑是压垮她的原因之一。
网络暴力,为何加害如此轻易?
类似的令人痛心的故事还有很多,网络暴力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攻击,更是一种全方位的摧残。它通过多种方式逐步侵蚀受害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,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。
网络暴力为何如此普遍且难以根除?网络暴力的规模往往比现实生活中的冲突更大,而且具有匿名性。导致的结果就是网暴中的施暴者会将责任“稀释”,而把责任进一步归因于“受害者承受能力太差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施暴者主观上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。
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,这就是“去抑制效应”。简单来说,现实中一个人在指责另一个人时会考虑很多因素,比如社会规范、道德约束和可能的后果。但在网络上,这些约束大大减弱了,因为匿名性让人感觉更加自由,不必担心直接的后果。
因此,网络环境使得一个人特别容易“走极端”,发表攻击性言论,而不会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谨慎行事。这种去抑制效应导致了网络暴力的频繁发生,使得施暴者更容易将责任推卸给受害者,而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。
领头羊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叠加也会加剧网络暴力的发酵,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是无时无刻无理由。
这种现象在网络环境中尤为明显,因为社交媒体的设计鼓励用户点赞、评论和分享,从而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,加剧了网络暴力的传播,也许社交媒体平台吃到网友激烈争论流量红利的同时,也应当担负更大的责任。
而网络暴力会导致受害者出现“受虐者综合症”。这是一种心理状态,受害者在长期受到攻击后,会逐渐接受并内化那些负面评价,从而产生自我厌恶和自责的情绪。这种综合症不仅会导致受害者的精神崩溃,还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。比如前文中郑灵华的案例中,她原本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女孩,但网暴让她逐渐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,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。
网暴别人,自己也将是受害者
被网暴的人,当然是受害者。但网暴别人的人有没有想过,你们也将会是受害者?
一些人仅仅看了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或者某个新闻的片段,就开始评判事件中的人,失真是必然的。其中更有一部分人,只是把事件中的人当成一个假想的符号,来宣泄自己的情绪。似乎很少有人想要去了解真相,更多的人只想凭借看到的表面证据,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恣意批评别人。这种感觉也许既“爽”又没有成本,但背后的代价可能也会很高昂。
因为网络暴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巨大的伤害,对施暴者本人也是一种深层次的伤害。部分施暴者在进行网络暴力时,可能会感到一种矛盾的情感。一方面,他们通过攻击他人获得了短暂的情绪宣泄;另一方面,他们内心深处可能感到内疚和不安。这种矛盾的情感会导致认知失调,使他们感到更加困惑和不安。
网络暴力的匿名性和即时性使得施暴者更容易发表攻击性言论,而不需要承担直接的后果。这种行为模式可能会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,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更容易做出冲动和攻击性的行为。长期的冲动行为会增加个体的犯罪风险,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。至于网上跟人吵架,发展到线下约架,甚至致人死伤的案例,已经出现过很多了。
更何况,现在网络暴力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,意味着每个网暴者,都可能受到法律制裁,已经有网暴者因逞一时口舌之快,惹上官司影响人生。
因此,养成文明上网,理性讨论的好习惯,不仅能够减少网暴受害者,清朗网络风气,对自己也是一种保护。
我们该如何应对?
首先要明确一点,经历网络暴力的人肯定需要帮助,这种伤害比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要复杂得多。请记住,对网络暴力感到伤心甚至绝望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。
我们要意识到,每个人都有权利寻求帮助和支持,面对网络暴力时,不要独自承受,要勇敢地站出来,寻求帮助。必要时我们当然可以选择报警,本文开头提到的法律法规,正是为了保护网暴受害者。
相应的,在遭遇网络暴力时,要及时收集和保留好像截图、视频类的相关证据。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有与攻击者的对话,记得备份聊天记录。这些记录可以作为证据,帮助你在必要时维权。每个网络用户都有一个独特的“数字指纹”,包括 IP 地址、设备信息等。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有关部门追踪到攻击者的真实身份,从而为维权提供有力支持。
我们也可以利用平台资源,寻求帮助。大多数社交媒体平台都有举报功能,当遭遇网络暴力时,应及时向平台举报。平台会根据相关规定对违规用户进行处理,从而减少网络暴力的传播。如果平台的自动处理机制不够有效,可以联系平台的客服,详细说明情况,请求人工干预。
其实更多时候,最好不要与攻击者“对喷”或理会他们的留言。这只会加剧冲突,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。就像符文迪在采访中表示,她选择不回应网暴,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。在社交媒体上设置屏蔽功能,屏蔽那些经常发表攻击性言论的用户。这样可以减少负面信息的干扰,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。
无论怎样,千万不要对自己过于残忍,要积极寻求家人朋友这些至亲人的帮助。符文迪回忆起自己被网暴的经历时,坦言自己是幸运的。她提到,很多同学也经历过不同形式、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足够的支持。正因为如此,很多同学在网络世界遇到困扰时,选择不告诉家长和老师。家人的支持最坚强的后盾,因为他们是最后一道防线,他们永远不会倒戈,在自己最紧密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支持,对于受到伤害的人来说非常重要。
2023 年 9 月,“两高一部”联合发布了《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》。这部法律文件针对过往维权中的多个难点、堵点、争议点,制定了明确规则。
比如将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,列入从重处罚的五种情形之一;废止了过去以具体传播数量为立案、构罪标准的规定。《意见》也明确了网暴违法犯罪符合哪些条件可以适用公诉程序,像郑灵华案这样“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、自杀等严重后果,社会影响恶劣的”,就是其中之一。
这份法律文件最根本的目的,就是希望能在悲剧发生之前,发挥法律的规制和引导作用,尽可能防患于未然。希望在未来,法律不会任由网暴者逍遥法外,能够更好地保护每一个人。也希望每个人都能用同理心让网络世界少一些暴力,多一些善意。
发表评论